黄帝内经伤寒杂病本草求真四圣心源中医书籍
冬病夏治中医养生

《黄帝内经》热论篇,到底怎么解?

更新时间:2018-03-09 20:10:04 整理:中医养生知识_中华养生站 点击:

伤寒一日,巨阳受之,故头项痛,腰脊强。

二日阳明受之。阳明主肉,其脉侠鼻,络于目,故身热目痛而鼻干,不得卧也。

三日少阳受之,少阳主胆,其脉循胁络于耳,故胸胁痛而耳聋。

三阳经络,皆受其病,而未入于脏者,故可汗而已。

四日太阴受之,太阴脉布胃中,络于嗌,故腹满而溢干。

五日少阴受之。少阴脉贯肾,络于肺,系舌本,故口燥舌干而渴。

六日厥阴受之。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,故烦满而囊缩。

三阴三阳,五脏六腑皆受病,荣卫不行,五脏不通,则死矣。

其不两感于寒者,七日巨阳病衰,头痛少愈;八日阳明病衰,身热少愈;九日少阳病衰,耳聋微闻;十日太阴病衰,腹减如故,则思饮食,十一日少阴病衰,渴止不满,舌干已而嚏,十二日厥阴病衰,囊纵,少腹微下,大气皆去,病日已矣。

帝曰:治之奈何?

岐伯曰:治之各通其脏脉,病日衰已矣。

其未满三日者,可汗而已;其满三日者,可泄而已。

三阳经络,皆受其病,而未入于脏者,故可汗而已。

在内经的原文提到了三阳经络,那什么是经络?

在《灵枢·经脉》中,黄帝说了这样一句话:人始生,先成精,精成而脑髓生,骨为干,脉为营,筋为刚,肉为墙,皮肤坚而毛发长,谷入于胃,脉道以通,血气乃行。

从这一段解释来看,经络实际上就是气血运行的通道,经脉相当于主干道,络脉相当于支流,这些支流和主干道外连皮肉筋骨,内通五脏六腑。

内经之中的三阳经络,实际上是就是病邪在表,故曰可汗而已。

这与张仲景《伤寒论》是否有所不同呢?

实际上,是采用汗法还是采用泻法,最重要的是要判断病邪在表还是在里。

邪气未入脏腑,则为表症;邪气已入脏腑,则为里证。这个表里是邪气所处的位置,在经络为表,在脏腑为里。

而最容易令我们混淆的是:太阳与少阴相表里,病在太阳为表,病在少阴为里,这种思路实际上是错误的。太阳与少阴相表里,这是从阴阳角度对人体进行的划分。而病邪的表里,则是指其病的位置。

三阳经连通六腑,三阴经连通五脏,而病邪无论是在三阳经还是在三阴经上,实际上都是在表。

<a href=https://www.cnysz.com/xuexi/hdnj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黄帝内经</a>

在伤寒论有这样的记载:

少阴病,得之二三日,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。以二三日无里证,故发微汗也。

“少阴病,始得之,反发热,脉沉者,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。”

同样是三阴病,这里却用了汗发,实际上就是明确的告诉我们,病入三阴,邪在经络而不在脏腑之时,这就病邪在表。而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,虽然出现沉脉,若未入脏腑者,则为表邪。虽然出现浮脉,若已入脏腑者,便为里邪。

同时在伤寒论中,还有一种情况,既不用汗法,也不用泻法,而用和解之法治之,那就是病在少阳之时。

所以,我们在学习《内经》与《伤寒》之时,且不可混淆概念。内经是以经络脏腑分别邪之表里;而伤寒则是以六经脏腑为主线,分别了邪气在表和邪气在里的症状。一个是横向,一个是纵向,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,为什么伤寒为论,而内经为经的重要原因。

中华养生站推荐:更多与黄帝内经 热论篇 相关的知识,请关注中医养生知识_中华养生站公众微信号:快乐每一天分享,健康养生专家在线为您解答问题,也可以长按右边二维码快速关注!
中医养生知识_中华养生站公众微信号
最新评论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最新黄帝内经推荐
【黄帝内经】素问第58 气穴论篇(音频)
1气穴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: [详细]
关键词黄帝内经 素问 气穴论 
【黄帝内经】素问第13 移精变气论篇(音频)
1移精变气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:   [详细]
关键词素问 黄帝内经 
素问第12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
1异法方宜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:   【黄帝内经原文】黄帝曰:医之治病也,一病而治各不同,皆愈,何也?   【黄帝内经白话文】黄帝问道[详细]
素问第09 六节脏象论第九
黄帝内经六节脏象论第九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: [详细]
素问第11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
素问第11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:   【黄帝内经原文】黄帝问曰:余闻方土,或以脑髓为脏,或以肠胃为脏,或以为腑。敢问[详细]
《黄帝内经》热论篇,到底怎么解?
《黄帝内经》热论篇,到底怎么解?[详细]
关键词黄帝内经 热论篇 
 [黄帝内经]素问08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(音频)
灵兰,即灵台兰室之简称,相传是古代帝王藏书之所。室之所以名兰,清·高士宗《素问直解》云:“谓神灵相接,其气如兰。”秘典,珍重之辞,即秘[详细]
[黄帝内经]素问07 阴阳别论第七
阴阳,本篇系指脉象而言。别,另外、特殊的意思。由于本篇所论脉之阴阳,侧重于其在三阴三阳经病证诊断方面的意义,与他篇所说的阴阳含义[详细]
[黄帝内经]素问06 阴阳离合论第六
自黄帝内经·素问,主要以足三阳、三阴经的分布、交接特点等,并以木门的结构来比喻、,论证“三阴一体、三阳一体。[详细]
[黄帝内经] 素问05 阴阳应象大论第五
出自中医经典《黄帝内经》的《素问》部分的第五篇。主要是论述“法则”:透过阴阳原理结合脏腑阴阳、药性味阴阳、病性阴阳等,来论述[详细]
[黄帝内经] 素问04 金匮真言论第四
文章出自《黄帝内经》中《素问》第一卷 第四章,即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篇》第四。[详细]
[黄帝内经] 素问03 生气通天论第三
《黄帝内经》中《素问》第三篇,即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篇》第三,阐述养生理论,对《上古天真论》指出的“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饮食有节,起居[详细]
[黄帝内经] 素问02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
四气调神者,随春夏秋冬四时之气,调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神志也[详细]
[黄帝内经] 素问 01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
[黄帝内经白话文] 素问第01 上古天真论篇[详细]
点击查看更多
节气养生
猜你喜欢
大寒养生
联系我们 | 男人养生 | 养生运动 | 女性养生 | 老人养生 | 饮食禁忌 | 中医养生 | 饮食禁忌 | 食疗药膳 | 穴位养生 | 养生小常识 | 养生之道 | 冬季养生 | 生活保健
Copyright cnysz.com`. All Rights Reserved. 中医养生知识_中华养生站 版权所有 鲁ICP备1604049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