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大全灸刮拨按经络穴位养生功法药方养生保健按摩
冬病夏治中医养生

肝主筋,养肝揉地筋必有神奇功效

更新时间:2018-01-25 17:12:49 整理:中医养生知识_中华养生站 点击:

肝主筋,养肝揉地筋必有神奇功效

1、多数现代病应“从筋论治”

每个人都渴望健康,渴望能够快乐地生活。可是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太多的人心中充满躁动和不安,似乎一时一刻的舒适都成了奢望。肝病的恐怖,前列腺的困扰,还有强直性脊柱炎、腰脊间盘突出、失眠症、脑血管疾病、帕金森、性功障碍以及小儿多动症等很多疾病,看似毫无关联,其实问题都出在一个地方——“筋”。

黄帝内经》上说:“肝主筋”。筋是什么呢?筋就早人身体上的韧带、肌腱部分。很多病症,说不清原因,但都可以遵循一个原则,那就是从筋论治。人的身体里有一些总开关,治病养生都是在这些地方用力,所谓的“不传之秘”也尽在于此。

 cb64689cac0527588e1deddf4cf04f75.gif

2、天筋藏于目,地筋隐于足

曾经说过的“消气穴”太冲、“疏筋穴”阳陵泉、“强胃穴”足三里、“健脾穴”公孙、“腰痛穴”飞扬、“补血穴”劳宫、“补肾穴”太溪等,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身之大穴。但这些穴位书中已尽有记载,也算不得什么秘密。

今天,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一个书中很难找到的,但却是对以上诸症皆有疗效的养生之法——揉“地筋”。

道宗秘诀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天筋藏于目,地筋隐于足。”藏于目的天筋,一般人难于下手去锻炼,隐于足的地筋,我们却可以把它找出来,为我们所用。那怎么找呢?将脚底面向自己,把足趾向上翻起,就会发现一条硬筋会从脚底浮现出来。按摩这条硬筋,把它揉软,会有神奇的功效。

 29a05c1f40de4da44ad385f482f0601a.gif

3、养肝之揉地筋

通常脾气越暴的人,这根筋就越硬,用拇指按一下,就像琴弦一样。凡是有肝病的人,这条筋是必按之处。

您可能会问,这条“硬筋”在脚底,并不循著任何一条经啊?稍微仔细些就会发现,其实这根筋是循行在肝经上,只是肝经一般都标注在脚背而不是脚底。肝的问题是人体的一个核心问题,肝的功能加强了,人体的解毒功能、消化功能、造血功能就会显著提高。

但肝却是最难调理的脏腑,药物难以起效,针灸似乎也鞭长莫及,古人的一句“肝主筋”,却道破了我们通往肝经的捷径——通过调理“筋”就可以修复肝,所以说“书是黄金屋”一点也不过分,岐黄经典,真是字字珠玑,随便摘下一句都是“零金碎玉”,我们真是需要睁大眼睛才行。

这根筋虽然用途极广,但有些人却找不到它,揉这地方的时候反而会感觉这根筋软弱无力,塌陷不起,这样的人通常肝气不足,血不下行,反而需要把这根筋揉出来才好,还有的人虽然这根筋很粗大,揉起来却毫无感觉,也不坚韧,象是一根麻绳,五十岁以上的男士较为常见,这样的人通常年轻时脾气暴躁,肝功能较强,但由于酗酒、房劳、忧虑等诸般原因,现已肝气衰弱,更需要常揉此筋。

 d7045decced4225b5bc0d07636883b17.gif

4跪着走以养筋--跪着走

在一个不太软的床上或在地毯上,跪着行走,气血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向膝盖,膝盖由于新鲜血液的供养,而使寒气可散,积液可消,肿痛可化。

跪膝是引血下行的绝妙方法,但有人膝盖有伤痛,那就先在较软的床上跪着不动,逐渐缓缓运动,很快就会适应的,那时膝盖也就不痛了。气血不易一下子引到脚底,那就先引到膝盖,膝盖气血充足,离脚底也就不远了。

跪着走,养筋大补肝脏

中医称膝为筋之府,膝就是筋的房子,所以要经常跪着走以养筋。而肝又主筋,所以跪膝法又是大补肝脏的方法,相当于每天喝几支杞菊地黄丸口服液,还不花一分钱,更不分什么体质,效果还如此好。

 361d8eca5994f817edfc329639c56a1f.gif

5、关于筋的其他知识

关于“筋”,我再提供些其它的知识,您可参照著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调理。膝为“筋之府”,胆经的阳陵泉为“筋之会”(所以要常拨动以舒筋),脊椎督脉上有个“筋缩”(所以要多用掌根揉它以伸筋)(站长补充:筋缩位于第八胸椎脊突下,旁开1.5寸就是肝俞,旁开3寸就是魂门),膀胱经的膝下有个“承筋”(所以要多用拳峰点按以散筋),请记住,理筋即是调肝。而凡和“摇动”“震颤”“拘挛”“强直”“抽搐”“火气”“眩晕”“抑郁”等有关的病症,都与肝经有关。

前些天写过一篇《虎虎生风——决定男子性能力的是肝肾两经》,告诉大家将大腿尽量劈开以增强肝肾功能,其实不过是要拉伸腿上的大筋。男性生殖器名为“宗筋”,即是诸筋汇聚之意,所以改善“筋”的供血,是从源头来解决肝的问题,同时也解决生殖的题,方法也极为简单。

只要常常调节我们脚下的“地筋”,我们的力量就会源源而发。到过上海杨浦大桥的人都会惊歎于它的宏伟壮观。但是您发现了吗,是谁在支撑著它?承载著它的巨大负荷的,是那些粗壮有力的铁索,那就是这座桥的“筋”。我们要打造的,也正是这样的铁骨“铜筋”。

中华养生站推荐:更多与养肝 地筋 跪膝 肝主筋 相关的知识,请关注中医养生知识_中华养生站公众微信号:快乐每一天分享,健康养生专家在线为您解答问题,也可以长按右边二维码快速关注!
中医养生知识_中华养生站公众微信号
最新评论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补肾穴位有哪些?通过按摩哪些穴位可以补肾?
补肾穴位有哪些?怎么按摩可以穴位补肾?[详细]
关键词补肾 穴位 
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穴位汇总
汇总了一些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穴位,还有一些穴位:譬如说足三里,足临泣穴等都对三叉神经痛有良好的作用,还要看各个穴位之间的配合。[详细]
关键词三叉神经痛 头维穴 
揉按太溪穴:养肾,有一个既有效又简捷的方法
冬天是藏精固精的好时机,应季养护肾脏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养肾,有一个既有效又简捷的方法——揉按太溪穴。[详细]
关键词太溪穴 肾经 肾脏 
膝关穴——膝关节疼痛就揉膝关穴
老年人关节老化以膝关节为最,许多老年人常常要忍受膝关节疼痛的痛苦,尤其是上下楼梯和爬山的时候更是疼痛难忍,举步维艰。经常刺激[详细]
关键词膝关穴 
慢性咳嗽总不好?大夫说这和“肺气上逆”有很大关系!
许多患者因为感冒后久咳不愈求诊,且就诊时常说,在家已经尝试过很多偏方,包括枇杷膏、煮水梨、口含八仙果等还是不好;这些偏方都[详细]
关键词咳嗽 肺气 上逆 
胃气上逆、淤血痰饮内积,4个实证、2个虚症,6证6法6方,呕吐气血证治全啦
一、病名概述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,胃气上逆所致的以饮食、痰涎等胃内容物从胃中上涌,自口而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。临[详细]
关键词胃气 上逆 
秋季上火怎么办呢?最全的穴位防上火方法
上火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;也有很多艾友反应,艾灸后上火,那是因为体内病邪盘踞,淤堵了阳气通行的经络,艾灸时注入的阳气得[详细]
关键词上火 穴位 艾灸 血海穴 
如何调养胃气上逆,缓解胃不适?
在中医理论中,人的胃气主降,脾气主升,这叫顺,一旦相反,叫逆,宜用和胃降逆的方法治疗。 胃气上逆的表现 不思饮食,脘部胀痛,呃[详细]
咳嗽:肺气上逆则咳
一咳嗽的分类 小儿咳嗽发病的病因有很多,也有很多种分类方式。不管是什么咳嗽,有一个共同的机理:肺气上逆。正常来说,肺是位于上[详细]
关键词肺气 上逆 咳嗽 
10个救急穴位,果断收藏
穴位按摩是传统的养生方式,并且不仅用于养生,一些穴位也是身体出现意外时的急救药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,因为我们不知[详细]
关键词穴位 
水泉穴:清热益肾,通经活络
水泉穴:清热益肾,通经活络。水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,位于内踝后下方,当太溪直下1寸,跟骨结节内侧凹陷处;跟骨上方;有胫后动、[详细]
中医雄起穴位一分钟治病
这些穴位,一分钟对付失眠、便秘、牙痛、头痛,不仅能让你更好地认识中医,还能让你更健康。直接告诉你中医不是慢郎中。[详细]
关键词中医 穴位 
虚则补其母,实则泄其子
虚则补其母,实则泻其子”,语出《难经六十九难》,它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来确定的重要治疗原则。[详细]
手指同身寸法(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)
同身寸法是针灸取穴的比量方法。出自《千金要方》。是指以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部位,划定分寸,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。主要有骨度和[详细]
关键词同身寸 
咽干唇燥 列缺照海
咽干唇燥 列缺照海[详细]
关键词列缺穴 照海穴 
列缺配照海,喉咙不再痛
列缺配照海,喉咙不再痛[详细]
关键词列缺穴 照海穴 咽喉疼 
掐摁列缺照海穴,巧治慢性咽炎
掐摁列缺照海穴,巧治慢性咽炎,武医教你两个穴位,巧治慢性咽炎。[详细]
关键词列缺穴 照海穴 
清肠、便秘 找:上廉穴
清肠、便秘 找:上廉穴.上廉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[详细]
关键词清肠 便秘 上廉穴 
温溜穴:清热理气
温溜,属手阳明大肠经,位于在前臂,腕背侧远端横纹上5寸,阳溪与曲池连线上,在桡侧腕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之间;有桡动脉分支及头静脉;分布有[详细]
关键词温溜穴 清热理气 
偏历穴——目赤,耳鸣,鼻衄,口眼歪斜,牙痛!
每日一穴| 偏历穴——目赤,耳鸣,鼻衄,口眼歪斜,牙痛![详细]
推腹、敲大肠经和胃经,健康又年轻
推腹、敲大肠经和胃经,健康又年轻[详细]
关键词推腹 敲大肠经 胃经 
敲大肠经治便秘
敲大肠经治便秘。早晨5~7点的时候,排便是人体很正常的一种现象。古语里讲“日出卯时,天地之门大开”,早晨5—7点的时候天亮了,这就叫天[详细]
关键词大肠经 便秘 
百病从腿养:14个问题轻松解决
百病从腿养:14个问题轻松解决[详细]
肝主筋,养肝揉地筋必有神奇功效
肝主筋,养肝揉地筋必有神奇功效[详细]
关键词养肝 地筋 跪膝 肝主筋 
点击查看更多
节气养生
猜你喜欢
大寒养生
联系我们 | 男人养生 | 养生运动 | 女性养生 | 老人养生 | 饮食禁忌 | 中医养生 | 饮食禁忌 | 食疗药膳 | 穴位养生 | 养生小常识 | 养生之道 | 冬季养生 | 生活保健
Copyright cnysz.com`. All Rights Reserved. 中医养生知识_中华养生站 版权所有 鲁ICP备16040490号